行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技术驱动内容、平台、服务再造——川网传媒媒体融合实践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4日    浏览次数:1620

媒体融合发展,技术驱动改革,已成为所有媒体面临的“必答课题”,解答这道必答题,数字技术运用提供了捷径。川网传媒主动拥抱数字技术、移动技术、信息技术,运用技术驱动内容、平台、服务再造,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方面作出多项示范。

技术驱动内容、平台、服务再造

——川网传媒媒体融合实践

简文敏


以技术驱动深度融合,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数字技术发展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驱使媒介方式的变革,催生多种多样的媒体传播形态。
技术运用在互联网生态中的权重极高。川网传媒作为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秉持“新媒体整合营销+移动信息服务”发展战略,依托技术革命,运用互联网思维,不断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走在行业前列,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拓展。
经过多年经营和积累,在传播业态方面,建立起多个涵盖时政新闻、民生资讯、数字政务、广告营销、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信息传播和媒介服务平台,形成了强大的宣传推广能力、权威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打造川网传媒的媒体融合样本。

技术驱动内容再造,引领媒体融合发展探索新方向
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产生了直播、虚拟主播、AR、SVG等沉浸式业务模式和应用场景,极大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想象力,打开了广阔的传播场域。
新技术赋能下,媒体开辟了差异化、多样化、智能化的融合发展路径,呈现百花齐放的生态格局。在媒体深度融合新时代,如果内容创新为王,那么技术支撑即为魂,作为这一轮媒体技术转型的亲历者,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媒体内容生产的效率,同时对增强媒体内容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川网传媒长期密切关注数字技术的动态发展,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快推进深度融合,不断探索理念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以“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实现了内容生产数字化的转变,更建立了技术融合体系,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构用户和传媒之间的交互关系,推动内容生产向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创作具有前瞻性的新媒体产品。
智能机器人入场传媒领域,让严肃新闻潮起来
早在2017年,川网传媒便已探索以“策划+技术+服务”为抓手的内容创作模式,运用“大数据+算法”让严肃内容“潮”起来。在全国两会的报道上,川网传媒四川发布首次引进智能机器人“小川”,策划开启《小川说两会》系列专题栏目,不仅成为全国两会会场上的“网红”,其“萌萌哒”的熊猫造型更是萌翻网友,激发了网友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网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80a80c6b5a6581b59221c33d4177e41d

智能机器人“小川”说两会。

新技术的融入与应用,不仅顺应了融媒体背景下数字技术引领新媒体作品创新,而且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广阔思考空间。基于线下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四川发布升级“小川2.0版”,在线上和用户开展互动,为用户进行画像,更精准地反馈信息,更便捷地提供服务。这是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创新尝试,开启技术驱动媒体数字化创新的新思路。
移动互联,5G驱动传播形态蝶变
5G作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2018年以来,川网传媒抓住5G技术风口,全面推进5G技术在内容建设方面的应用,先后研发推出了短视频手机报《四川彩屏》《5G彩屏》等5G新媒体产品。
产品的最大亮点是打通了移动网络通信的底层推送逻辑,用户无需下载应用程序,不需要二次跳转,只通过手机短信功能就能进行查看、交互等操作,同时实现信息和服务功能融合互通,真正意义上推动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传播迭代。
注重5G消息的政务领域应用,川网传媒率先将5G搬上政务新媒体大舞台,在大规模、高规格的全省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面向全省推介5G消息的场景应用,探索5G消息的政务传播,推动全省各级政务新媒体了解、应用前沿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助力智慧政府建设。
内容短视频化,打造正能量传播典范
抢占短视频流量风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短视频内容业务健康发展。川网传媒大力支持内容向短视频业态升级,探索内容建设的新方向、新路径,培养用户新习惯。
截至目前,川网传媒年度生产原创短视频数千条,内容坚持守正创新,赋能主流价值传播。如推出《无人机“空姐”隔空对跳野狼disco》,配合时下流行歌曲的演绎,疫情防控措施科普既幽默又接地气,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2000万次,成为爆款产品,强化了正面宣传引导,深入了基层群众。
紧跟前沿实践,虚拟形象走进现实
为大力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川网传媒抓住前沿技术窗口期。近期,川网集团涉足“元宇宙”领域,推出首个虚拟主播“小雅”,该虚拟主播整合了AR、AI和动作捕捉等技术,能实现虚拟“小雅”与真实环境的融合、互动,可用于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多种场景。“元宇宙”概念的运用,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
目前,“小雅”已与四川手机报的常规内容创作实现了流畅融合,除了入驻《四川彩屏》业务,担任常规主持人之外,还曾在多个爆款作品中出镜,受到用户喜欢。例如,2020年初,“小雅”通过短视频、漫画、二次元海报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2021年6月,“小雅”曾带领读者,通过AR和实景融合的方式提前踩点天府国际机场,都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驱动平台再造,促进内容高效生产
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关键是建立技术融合体系。在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进程中,平台开发建设主要依靠第三方技术公司,通过购买服务或入驻的形式,快速搭建起新媒体平台。但是,依托第三方技术公司,存在着极大的技术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等不可控因素,成为媒体融合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应该掌握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扭转技术外包、购买服务的形态,通过自主研发、自建平台的方式,注重技术人才培养,打破技术壁垒,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建成自主可控的技术融合体系,高效服务内容生产。
近年来,为提升技术竞争力,川网传媒采取技术合作、自研开发、技术收购等多元化方式,有效提升了自身技术优势。通过不断引进和培养人才,已经形成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建设了部分基础网络设施。与此同时,川网传媒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网络及终端设备关键技术开发经验,打造了一个技术开发服务内容分发、平台管理的成熟应用体系,为行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供现实可参考的样本。
中台管理,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体系
自成立以来,川网传媒以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不断整合和拓展公司业务平台和资源,实现业态创新,创造性地打造以融媒体、智媒体和RCS富媒体为核心的多维一体的媒体平台矩阵“中台”。

53bffd5231f4d8bcf38adbb00c53778b

川网传媒媒体矩阵。
在多维一体的媒体平台矩阵中,依托多个专有技术和软件平台,采取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双管齐下的方式,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台”的加持下,构建形成了“网、端、微、屏”立体传播渠道,实现了内容多屏互动的传播生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根据用户画像,打造统一指挥、智能分发、精准推送的新闻传播平台。
在内容运营层面,作为新型数字媒体,川网传媒主动打破传统媒介延续单一传播形式的局限,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强化适配,让传播的内容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终端等多元化平台展现在用户面前,让用户轻松、便捷地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使其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字技术为新媒体领域发展所带来的优势以及为自身所带来的便捷。
自研评价体系,搭建全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平台
经上级主管部门授权,川网传媒连续8年发布《四川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观察报告》,已成为全省政务新媒体运营的风向标,这得益于全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用。
截至目前,该平台收集全省10000+政务新媒体内容和数据,范围覆盖省、市、县、镇(街道)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垂类账号,通过对标对表国省两级对政务新媒体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相关要求,自研科学合理的政务新媒体评价体系,根据大数据分析,对相关单位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腾讯平台上实名认证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数量、粉丝数量、阅读数量、点赞互动数量和政务指数等指标的观察,完整反映四川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厘清发展脉络,提供方向性研究和指导,为职能主管部门、运营部门和有关人士提供参考,为促进四川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

6422174043e958f2ffd512fa893dd216

微政四川——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观察报告。

技术外延,打造全国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
川网传媒拥有完整的手机报技术支撑平台,运用该平台的技术创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H5链接、短视频、AR、直播等手机报技术突破及产品应用。
同时,川网传媒进一步完善技术输出产品体系,全面支撑四川、湖南、湖北、宁夏、安徽、甘肃、河南、江西、山西、青海等10个省级手机报业务,业务覆盖人群超过1.2亿。
布局未来,建设四川省区县融媒体平台
集合技术积累优势,突围技术体系下层。计划依托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建成一个融媒体省级技术平台和多个区县融媒体平台,形成电视机、手机、电脑、LED屏等多个终端集成的“中央厨房”。
建成后的融媒体平台,可实现统一的信息采集,音频、视频、图文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内容编辑和格式适配,具备面向多渠道、多种终端的发布能力,具备内容监管能力,实现内容生产、管理、多渠道发布和监控等功能一体化。
未来,融媒体平台还将与四川省各区县一起合作,在部分政务办理场所、街道及社区广场、医院、学校、交通要道、居民小区等群众主要聚集场所,合理设置四川省基层网络信息宣传平台信息发布终端。信息发布终端将以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滚动播出全省及所在市(州)、(县)区的重要新闻和网络信息,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利用平台集群覆盖广、速度快的优势,及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技术驱动服务再造,人媒交互新场景探索
新媒体作品的本质是为受众服务,向用户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信息获取需求。
人、媒互动,是未来数字媒体发展的终极模型。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的新媒体产品创新能够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用户的切实需求。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此处,暂且抛开“新闻+商务”的运营模式,就内容层面来谈论“新闻+政务”“新闻+服务”,就是如何将媒体资源的传播力与社会文化公共资源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服务、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健康、体育等公共资源聚合到媒体融合平台上,满足群众“掌上办事”的需求,服务社会治理。同时,通过媒体建立反馈机制,为政府提供至下而上的民意反馈与舆情分析,方便政府按需施策,构建民政互动的沟通桥梁。
在实践层面,川网传媒旗下的四川发布政务新媒体通过“一站式服务”+“智慧化推送”+“协作式融合”,已经逐步实现了“预约挂号、车辆违章查询、学历证书查询、高考录取查询”等50多个服务功能,涵盖生活工具、办事服务、专业查询、企事业单位办事等。用户通过阅读四川发布客户端新闻内容,可以一步实现相关服务功能、政策解读关联。
今年,进一步升级了政务服务功能建设,开发建设微信小程序,提高数字化政务的社会服务效能,用户通过小程序可以沉浸式体验政策查看、在线办事、网络问政“一站通”服务。
同时,四川发布客户端全力打造“发布系”政务新媒体生态,提供更高效、更科学、更贴心的内容生态整体解决方案,探索“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生态,使全省政务微力量拥有一个阵地、一个口号、一个步伐,成为七级联动、共筹共建、全媒响应的“轻量级”融合航母。通过“发布系”的关联,提供更细分的区域化“新闻+政务+服务”多功能融合服务平台。

d7eccbdb393fab075bccacf84874513e

四川政务新媒体数据监测管理系统。

基于此,我们构建了一个更有未来感的“新闻+政务+服务”发布模型:市民刘先生通过媒体查看了“小学生就学”相关政策,政策原文关联引导用户点击,大数据“中台”检测到该信息,立即对刘先生的所在地区、性别、年龄、工作、阅读习惯、喜好等进行人物画像,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应办事服务、生活服务功能等深度叠加服务,无限增强用户黏度,提升媒体在用户端的打开率。同时,在相应的页面设置政策、服务事项反馈通道,搜集用户意见。
通过此举,既能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内容生产、服务协作、用户停留,同时可以真正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新路径,成为主流媒体服务社会治理的新示范。

结  语
千禧年后的二十年,是技术高速发展的沉淀期和探索期,我们有幸身处其中,全程参与,感受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站在第三个十年的起点,应该看到随着技术应用的纵深发展,势必会下探到媒体“军备竞赛”的核心领域,推动更广泛、更深度的全面转型。未来,川网传媒将一以贯之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强化主业主责,推动业态随新而变,向新而生,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川网传媒样板。
转载自——(作者系四川新闻网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王  月




在线客服